最新财经新闻-你为何会评论朋友圈广告?

财经365(www.caijing365.com)11月8日讯:如果你最近几天都忍住没发过朋友圈,也没给任何人点赞评论,却冷不防多了个小红点提醒——没错,八成是又有人收到Python的广告了。

6张不明所以的图片,加上20个字的文案,一条“Python训练营”的推送,成了这届朋友圈里最魔性的存在:这大概是你见过的评论点赞数最多的一条朋友圈广告,没有之一。


从“Python怎么读”“看都看不懂”“秃头了还不放过我吗”式的疑问,到“诶,好巧啊你也在这?”“怎么又又又推给我了”“炸出了半个朋友圈”式的与朋友圈里的左邻右舍闲聊,到后来“为什么大家都在评论这条广告”“这个精准投放标签到底是啥”对于广告互动量本身的震惊,最后演化成“啤酒饮料矿泉水,花生瓜子八宝粥”“不知道说什么,给大家拜个早年”“招代理”“代购请找XXX”式的不相干调侃与搭车打广告,一个截屏都放不下的点赞与评论,突然让你有了一种穿越到古早BBS版聊“灌水”的感觉。


这场互联网大型行为艺术是怎么来的?


无论你之前有没有听说过Python这个编程语言,那句“会Python的人,工作都不会太差。追上同龄人,就趁现在!”的文案还是劈头盖脸地给你一种时不我待的急迫感。“每天/半小时/学习/0基础/入门”几个零零散散的字眼钻进脑袋,进而产生 “这是啥,为什么要我学”“学会它就能升职加薪吗”“不学就赶不上同龄人么”的迷惑——用更当代互联网一点的说法就是,贩卖焦虑。


当然,光是用成功学来督促你学习进步,也不见得会有这么大反响。毕竟,朋友圈里其他在职学历和英语培训之类的广告,可没有引发什么大范围的讨论。而Python这条广告的魔性之处还在于,投放时间之长和覆盖范围之广,让它一次又一次地、交替出现在不同人的朋友圈里,从夏天到秋天,超过了3个月——“看到这条广告我开始了解Python,中年的我每天处于惶恐怕被时代淘汰,但又盼望早日领上退休金”“计算机文盲女孩好像赶上了一波时髦”。


“上一次有朋友圈Python广告那种‘人生拯救感’的组织叫传销。”微博用户@千面娇娃杨老师评价道。


不得不说,这种重复洗脑的宣传还是有点效果的,哪怕心智再坚定的用户,都忍不住产生一种“来都来了,就点进去看一下”的好奇。


但随后,评论转向了广告的推送机制本身。让人好奇号称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投放,是如何找到自己的:“第二次推给我了”“暗示我快秃头?”


随着点赞和评论数量的增多,这条广告本身便成为话题。对于它的产品和强力贩卖的成功学,人们用自嘲来消解:“点过等于学过”“我变秃了也变强了”。每一个初来乍到的人被长长的刷屏版聊所震撼,评价开始针对这场版聊本身,甚至顺手利用这个神秘出没的流量平台,半真半假地搭车给自己打广告。


不过,你为什么要评论一条朋友圈广告?事实上,人们对不同朋友圈广告的每一次点击、点赞、评论甚至快速划过,都隐藏了不少被消费主义和社交网络裹挟下的行为逻辑。


移动互联网让大众社交的方式简化,了解一个人所付出的时间和行为成本降低了。作为一个熟人社交平台,微信朋友圈可以让人们用很简单的方式,将自己置身于社交广场,在指尖轻触滑动的瞬间被众人围观,并在朋友圈的点赞评论互动中获得某种参与感和慰藉。


作为自诞生起就带有强烈的“精准化”烙印,广告主可以根据用户的性别、年龄、位置、学历水平、婚恋情况、兴趣甚至手机型号来制定标签,用大数据和算法,为每个用户制定个性化和精准投放的广告。因此在某种意义上,朋友圈广告被视作一种人群圈层的划分的暗示——你能看到怎样的朋友圈广告,取决于大数据和算法为你的消费水平和品位下的一个结论。


你也许还记得2015年1月微信朋友圈信息流广告首批上线带来的热烈讨论——宝马中国、vivo智能手机和可口可乐的广告,出现在每个人的朋友圈信息流里,但是每个人只有一个。无形中,微信全体用户就被分成了能刷出宝马广告、vivo广告和可口可乐广告这三类。有人为刷出宝马广告而暗自窃喜,有人为仅仅收到可口可乐广告而沮丧。


人们通过消费某一类型或品牌的商品来构建一种身份上的认同,同时不可避免地,有某种阶级意识的流露。就像保罗·福塞尔的《格调》那般毒舌道:“中产阶级的另一个标志是迫切要让自己从属于什么的欲望,以及他们用购物等机械行为满足这一欲望的方式。”“大部分时间被当作奴隶对待的中产阶级,对实力和成就抱有一种狂热的错觉,实在是不足为怪的事情。”更多资讯,关注财经365股票或“财经365网”微信公众号看财经深度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