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年健康“假医生门”的背后:民营体检行业更需“体检”

美年健康事件或许只是一个导火线,引爆了埋藏在日益火爆的民营体检行业中的“定时炸弹”。

“假疫苗”之后“假医生”,美年健康陷违规用医风波,扯出民营体检行业乱象。

造假疫苗尚未有最终结果,医疗行业却再一次沦陷。

7月29日,《美年大健康:如果人死了,你就只能挣一次钱了》一文将民营医疗体验企业美年大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上市公司名为“美年健康”,002044.SZ,下统称“美年健康”)推到聚光灯下。文章直指美年健康存在体检报告正常但实际已经癌症晚期、体检人员不具备从医资格、胁迫工作人员刷信用卡买体检卡等问题。

随后,该公司回应称,遭遇黑公关,已报案。

然而,“喊冤”的美年健康,却被广州市天河区卫计局“打脸”。

7月31日,事件中涉及的“美年富海门诊部”所在辖区广州市天河区卫计局表示该机构涉嫌违规出具报告,并已现场发出卫生监督意见书,责令医疗机构立即改正违法违规行为。

随着美年健康事件的发酵,民营体检行业乱象浮出水面。

◆民营体检行业寡头化

目前,健康体检在国内仍属医药产业中的“朝阳行业”,但公立医院占据着主导地位。

根据Frost&Sullivan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体检行业市场规模总体保持20%左右的增速,就数量方面,国内约合6500家体检机构中,70.8%为公立医院体检机构,剩余为民营或其他有提供体检服务的医疗机构。

据目前所看到的2016年数据显示,健康体检为行业带来1121亿元营业收入,其中908亿元为公立机构所有,而私立机构为213亿元(占比约19%)。

即便民营机构在体检行业的市场份额只占据不到1/5,但也相继诞生了美年健康、爱康国宾等行业巨头。

目前的A股市场中,民营体检企业虽然仅有三家上市——分别是美年健康、爱康国宾以及瑞慈医疗——但不容小觑的是,他们三家当前的合计总市值也逼近千亿人民币。

近年来,资本逐渐进入到健康体检行业,更是瞄准了这几家行业巨头,其中不乏国际投资机构以及知名险资。

据了解,自2012年起,美年健康接连迎来了凯雷投资集团,中国平安和中法基金等投资入股。其官网显示,凯雷投资集团、中国平安、中法基金、中国太平都持有该公司股份。

爱康国宾则在2013年4月曾获得高盛集团以及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的联合战略投资,规模接近1亿美元。随着2016年获得阿里系青睐,爱康国宾收获了业内的重点关注。

此外,瑞慈医疗一路走来也已吸引了大量资本支持,包括投资机构IDG、投资基金霸菱亚洲的注资。

时代财经发现,相对于资本对行业巨头的青睐不加掩饰,民众体检、九华体检、普惠体检等民营体检机构,多年来几乎没有投融资消息。在资本支持下,美年健康、爱康国宾、瑞慈医疗逐渐成为民营体检机构的“寡头”。

◆体检水准让人忧

随着美年健康“假医生”事件的爆发,民营体检行业的问题接连浮出水面。

相比于医院长时间的排队、环境简陋等情况,民营体检机构环境舒适,无需排队,并提供空调冷气、茶水、wifi,以及团购优惠等服务,成为公司单位的首选。

然而,实际使用中,却诟病连连。

林先生所在的公司近期组织公司员工,在位于广州天河区珠江新城的美年健康体检中心进行体检。没料想的是,曾庆幸不用去医院排队的林先生,在体检报告出来后,却相当不满。他告诉时代财经:“体检报告没有纸质版,只能去下载他们的官方APP查看。并且像胸透、彩超等重要项目竟没有图像记录,只有文字描述,完全是凭他们说了算。”

更夸张的是,公司一名身高175CM的同事,体检结果显示只有150CM,林先生说:“那么明显的差距都能出错,这是有多不严谨。”

林先生的另一位女性同事,自知身体某方面的隐疾彩超可以百分百检查出来,但结果却显示健康。

而在美年大健康被口诛笔伐的事情中,恰恰也涉及误诊等情况。

事实上,近年来,民营体检行业高速发展,在补充了社会医疗资源的同时,也伴随着问题的不断浮现。广州市民刘先生因长期从事文字工作,长期患有肾结石。在公司组织到广州市天河北一家民营体检中心体检做B超时,却并没有检查出来。刘先生告诉时代财经:“至此之后,我就再也没去过民营体检机构进行体检了,还是去公立医院比较放心。”

美年健康事件或许只是一个导火线,引爆了埋藏在日益火爆的民营体检行业中的“定时炸弹”。

◆利润压力下的必然恶果?

民营体检行业良莠不齐的问题凸显,与行业迅速发展导致行业准入门槛低、专业人才少等不无关系。而美年健康近期所陷入的危机,其发端也都是来自人才短缺这个软肋。

近年来,并购、扩张成为了民营医疗体检行业的主要战略。公司的快速扩张,又势必导致对医疗人才的需求剧增。

以美年健康为例,该公司2017年实现企业合并24家、取得控制权20家。今年2月收购了19家公司门店;3月以3.58亿元收购亳州公司等十四家公司股权。业内人士认为,美年健康的“假医生”事件的最终原因更多是业务高速扩张,导致医疗人员资质水平被公众质疑。

实际上,在2016年并购了慈铭健康后,美年健康稳坐民营体检行业龙头位置。然而,公司规模迅速扩大背后的人员管理、从业人员专业性等隐形问题,也成为了其潜在的忧患。

据2017年年报数据,美年健康在2015年有1.39万员工,两年后就翻倍增至近3万。与此同时,该公司2016-2017年的雇佣资金投入为7.96亿、10.74亿,然而人均年雇佣金额却从8.02万元降至6.23万。其中,该公司在职员工中28.3%的员工教育水平为中专及以下,大专及以上的占到71.7%。

可以发现,该公司的规模在迅速扩大,然而年人均薪酬却在明显下降,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该公司从业人员的门槛正在放低。

纵观整个民营体检行业,其实乱象一直存在。

借用一位民营医疗行业相关人士的说法,“在高速扩张下,行业之间的恶意竞争现象突出。为了拿到单位体检项目招标,机构之间只有比拼价格,但低价必然带来另一面——行业的从业人员素质有待提高,在盈利上不去的情况之下,难以聘请到技术水平相对较好的人员。”

新华社曾在今年5月对民营体检机构发文指出,目前体检机构普遍重设备、轻医生,重化验、轻诊断,检前健康评估和检后追踪指导流于形式,健康管理专业人才、全科医生比较匮乏,影响健康体检的准确性和指导性。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医疗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蔡江南对时代财经表示:“民营医疗机构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是民营医疗成长发展中必然会出现的阵痛,需要不断改善提高。”

原广东省卫生计生委巡视员廖新波则向时代财经指出:“这件事应该就事论事。一家企业的问题不能代表是整个民营体检行业的。况且,不管是民营还是公立都可能出现漏诊的情况,如果以一家企业去否定整个行业,有失公允。”

◆怎么从严监管?

蔡江南向时代财经指出:“医疗人才的短缺一直是社会办医的一个短板。”如今,民营医疗体检行业整体所面临的考验,是医疗集团拥有一定的体量规模之后,如何使人才水平、运营管理跟上扩张速度的问题。

据了解,2009年卫生部曾颁发《健康体检管理暂行规定》,要求“至少具有2名具有内科或外科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每个临床检查科室至少具有1名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至少具有10名注册护士。”

尽管该《健康体检管理暂行规定》把体检行业关进了制度笼子,然而经过近10年快速发展,这一规定准入门槛已与今天体检行业的发展水平多有不符。从“假医生”事件来看,美年健康可谓是“顶风作案”。

对此,蔡江南对时代财经表示:“我们需要改善对于整个医疗行业的监管,不能仅仅依靠市场准入一个手段,而是需要持续的监管。不仅要依靠政府管,还要依靠社会力量,包括行业协会、老百姓、媒体等的力量。也可以考虑通过数据信息的手段来提高监管的有效性,做到信息公开、透明。”

目前,“假医生”事件的影响还在继续,整个民营体检行业自身也在面临着一次“体检”。

标签:财经报道
N本文来源:时代财经 陈远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