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前,谷歌与百度围绕搜索引擎展开竞争;八年后,如果谷歌真的回归中国市场,那么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将会是双方大战的“主战场”。
自从2010年谷歌离开中国以来,关于谷歌回归中国的声音始终是不绝于耳,几乎每年都会传一波。而今年随着前一段facebook在中国设立子公司,关于谷歌回归中国的话题又冒了出来。而近日,人民日报在海外社交媒体平台Twitter和Facebook上刊文称,欢迎谷歌重返中国大陆,但前提是必须遵守中国法律。随后,百度总裁李彦宏在朋友圈的长篇回应所表达出的自信更是将此次事件推向了舆论的高潮,似乎这一次“狼”真的来了。
不过此次谷歌回归中国到底真假暂且不论,但谷歌公关没说什么,李彦宏就高调的在朋友圈发表长篇大论,似乎并不是个明智的选择,而且如果谷歌真的回归了,事实就真会像李彦宏所说的那样“再赢一次”吗?
李彦宏的“刻舟求剑式”自信:百度确实是在进步,但谷歌是在进化
关于谷歌重返中国的说法如今已经愈演愈烈,除了人民日报的表态以外,不少谷歌最近在中国的动作也被广大媒体挖掘出来,例如去年12月在北京设立首个谷歌AI中国中心,今年5.5亿美金投资京东,这也举动似乎也在为谷歌重返中国市场埋下伏笔。那么如果Google真的回归大陆市场,百度和谷歌究竟谁能更胜一筹呢?
“如果Google决定回到中国,我们非常有信息再PK一次,再赢一次。”
不难看出,在李彦宏看来,对百度战胜谷歌非常看好,至少这份自信其实还是蛮不错的,但事实会真的如同李彦宏所说的那般“云淡风轻”吗?在笔者看来恐怕并不尽然。
按照李彦宏在朋友圈所说的那样:
“今天的百度已经是一家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有巨大影响力的公司,我们的全球生态合作伙伴已经超过300家。”
“中国市场这些年,产业环境和发展规模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的科技公司在发现新问题,服务新需求方面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面,全球都在Copy from China。”
总结起来其实可以用两句话来概括中心思想:一是百度一直在进步,而且进步的非常大;二是中国市场变化大,在很多方面领先世界。这两句话其实也是李彦宏“再赢一次”这一论点的两条论据。
先说第一点,百度进步的确非常大,但这一点其实更多的侧重于人工智能方面的研发。然而如果谷歌真的回归中国市场,那么百度在人工智能方面的领先优势还会那么突出吗?结果恐怕并不尽如人意。在李彦宏看来,百度一直在进步,那么谷歌与2010年相比就没有变化吗?这样的论述似乎颇有些“刻舟求剑”的味道,事实上,在笔者看来,如果百度是“进步”的话,那么谷歌则称得上是“进化”。
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比较来看,百度没有抓住机会,而谷歌则掌握着移动互联网最大的“船票”安卓系统,这一点是百度远不能及的地方。
从搜索引擎的竞争来看,目前国内市场确实是百度一家独大,但在全球谷歌却是一家独大的局面,这对于一直在走国际化战略的百度来说又该如何解释?
虽说“消费者中心主义”理论下,人们更倾向于偏爱来自自己国家的产品。但自从百度一家独大后便一直为人诟病。魏则西事件的发生还历历在目,关于其竞价排名的指责声总是不绝入耳,而每到这个时候也总有人发出“怀念谷歌”的声音,希望打破国内搜索引擎的垄断局面。
为此,新浪财经、新浪科技等很多媒体都发出类似于“如果谷歌回归,用百度还是用谷歌”之类的问题,一边倒似的投票结果也反映出了很多网民的态度。
从人工智能的研发来看,谷歌也一直专注于AI的前沿研究和解决实际问题,作为中国用户对于谷歌AI方面的全球影响力方面也是认可的,很多关于AI领域的研发谷歌也走在世界的前列,作为谷歌如果回归,与百度之间最重要的战场,双方人工智能方面的比较在后文我们会进行更细致的比较。
可以说,百度是在进步,但如今的谷歌在体量和业务上与2010年相比扩张也不是一星半点,从互联网搜索、安卓系统到AI技术、云计算等领域,开发并提供大量基于互联网的产品与服务。更像是经历了场“进化”,如果只从百度方面的变化就能得出“打赢谷歌”的结论多少有些过于以自我为中心了。
而关于第二句话同样有正确的地方,也有很多的不足之处。以前“硅谷模式”是全球各地争相模仿的对象,国内的创业者通过模仿和学习国外的模式为荣,尤其是科技互联网行业,中国互联网有了一波接一波的Copy to China产品或创业潮。如今,共享单车等起源于中国的商业模式在全球范围内盛行,Copy from China确实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这一点不需要妄自菲薄,确实是当前中国商业形态的改变和进步。
但即便在很多方面确实是领先于世界,也不能因此骄傲自大,我国商业模式和技术在很多领域依旧落后于美国,而且谷歌的模式落后了吗?谷歌的优势项目在中国没有竞争力和值得学习的地方吗?很显然结果并不是这样,谷歌本身也实力雄厚,更不要把谷歌回归中国看作是从商业落后的地方向商业领先的地方迁徙。可以说李彦宏“刻舟求剑”般的自信其实并没有什么依据。
情怀不重要?公关战百度先输一招
虽说谷歌目前还并没有回归市场,谷歌和百度二者目前也并没有展开业务之间的竞争和对抗,但关于谷歌与百度的话题已经愈演愈烈,就目前来看,在前期的公关战方面百度似乎已经落了下乘。
在武侠世界中,高手过招将就先声夺人,在气势上压倒对方,往往能起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此次人民日报表示欢迎谷歌回归中国的言论发出后,李彦宏很快在朋友圈内发表了自己的“长篇大论”,旗下公关也因此变得忙碌起来,这似乎也颇有些先声夺人的想法。
然而遗憾的是,作为旁观者而言,李彦宏和百度公关们的自信言论并没有让外界感到百度多么的有气势。相反,杯满则溢,月盈则亏,百度的“用力过猛”似乎更多的给人一种心虚的感觉。
谷歌目前回归中国市场了吗?没有;谷歌公关部发声了吗?也没有。即便是公关交战,谷歌公关部都还没什么声音,但百度这边却是热闹非凡。而且中国自古就将就兵对兵,将对将,而在各国商业活动中,两家同一水平的公司联系往往会派出身份地位对等的两个人或者两个部门进行。但现在我们看到的情况是谷歌的公关部还没有说话,而百度方面最大的公关“王牌”李彦宏就已经亲自出马了,这多少有些降低自己的“逼格”。
有句话说「一个人越炫耀什么,内心就越缺少什么 」,铆足了劲炫耀,大多是因心里有隐痛。只能通过反复强调自己有的东西掩盖着补。
谷歌回归的言论已经传了八年,这次只不过人民日报表示欢迎谷歌回归中国市场,具体结果还是个未知数,而李彦宏和他手下的公关们便“上蹿下跳”,摆好擂台一副如临大敌的感觉,解释的越多,表示的重视程度就越高,这是自信的表现还是心虚的表现其实一目了然。因此,“用力过猛”的百度公关,从一开始就已经落了下乘。
在笔者看来,谷歌回归与否本身是件特别虚的事,百度想表达自己的重视和看法也无可厚非,但也不宜像现在这般显得“吃相”太难看,这时候不妨采取一种“以虚打虚”的“幽默公关”玩法。
幽默是人际沟通的最佳桥梁之一,也是公关策划的最佳源泉之一。幽默公关在博人一笑的同时往往能传达出自己云淡风轻的态度,也更容易得到人们的认可和传播。
例如当初宝马诞生100周年时,奔驰发来了的“贺电”在左下角用小字写着:“感谢宝马100年来的竞争,没有你的那30年好无聊。在向对手表达了尊敬之外,也透露出了:“论历史,你还是比我短了30年”的态度,在博人一笑的同时也传达出了自己的态度。
例如以“这届百度公关公关部路人甲”的身份,通过微博发表一些比较轻松幽默的言论来表达自己对谷歌如果回归的看法,这其实就能起到很好的公关效果。如果想引起足够多的关注,这时候可以让掌门人李彦宏转发,并采取同样幽默的方式评论调侃一下,例如“看我们这届公关多可爱”之类的话术来暗示对观点的认可态度。
真正的自信是在云淡风轻中传达,而不是热闹非凡如临大敌,然后嘴里还喊着“有信心再赢一次”。企业竞争,不只是业务上的竞争,同时“口水仗”往往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目前谷歌还没有来,如果谷歌真的来了,百度公关会是谷歌公关的对手吗?就此次事件还有以往的印象而言,百度公关胜出的可能性极低。
人工智能都是两家当前着力发展中获得业务,也是公关部门需要下大功夫进行策划宣传的业务。但遗憾的是,百度公关给人的感觉就是成绩平平,所采取的方式也就只有发布会、水军,这些完全就是有钱就能办到的事,并没有发挥出公关应有的价值和水准,在公众印象中没有形成强烈的认知,没有出彩的地方,过于中规中矩,不像是作为科技巨头公关部该有的表现。
而谷歌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公关行为,最有名的当属阿尔法狗。谷歌的人工人能业务发展已久,一直都不被外界看好,从2015年下半年以来,谷歌股价已经在筑顶,摇摇欲坠!2016年开年后,开始节节走低,一度跌下了700美元大关。但自从阿尔法狗开始挑战李世石的消息放出去以后,特别是3月9日第一局打败李世石以来,谷歌的股价蹭蹭蹭上涨,从710美元干到了750美元。阿尔法狗又击败了李世石,谷歌股价又大涨了5.6%,而这一活动也为谷歌人工智能水平在全世界形成了一定的认知。
在中国,谷歌没这么多公关,但是却比百度砸这么多钱做的效果要好,双方的公关水平高下立判。一个闲敲棋子,却能获得强烈的公众认知。另一个使劲九牛二虎之力,却只能取得一个很平淡的效果。
就好像两个应届考生,一个踏踏实实学习,另一个并没有花太多精力在学习上,但两个人高考都考了五百分,二人若是同时选择用心复读一年的话,一年过后,后者一定比前者的进步要大。
除此之外,与百度最近几年的负面缠身不同,谷歌在国内几乎没什么负面,双方在品牌形象的起点上就不相同,如果谷歌真的回归中国市场,百度公关怎么会是谷歌公关的对手。
论百度谷歌的业务之争:搜索是表,移动+AI之争才是里
八年前,谷歌与百度围绕搜索引擎展开竞争;八年后的今天,如果谷歌真的回归中国市场,那么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将会是双方大战的“主战场”。
或许有人会提出疑问,搜索就不竞争了吗?其实搜狗CEO王小川在一次演讲时讲过,搜索本身就是一种人工智能,在他看来今天搜索的进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本质是其实是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如今人工智能技术的理念由幕后走向台前,不是颠覆传统搜索模式,而是原有的需求渐进的改进。因此对于谷歌和百度的搜索引擎之争,本质上其实还是对人工智能的竞争。
移动互联网的竞争则更容易理解些,当前都在喊移动互联网的“下半场”,并没有说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过去,各行各业虽然都在加大与人工智能的融合程度,更多的其实还是在移动互联网的基础上进行智能化升级。因此,谷歌和百度的竞争其实就是在移动互联的战场打AI的战。
在移动互联网的布局方面,前面我们提到百度在这一时期陷入“掉队”的舆论当中,而谷歌则掌握着庞大的安卓系统。如今随着国内智能手机市场中,国产品牌崛起,苹果销量不断下降,采用谷歌操作系统的人越来越多。如此看来,表面上看百度处于主场的位置,其实谷歌更具备主场作战的优势。
而且,正如今年年初李彦宏本人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也说了,中国用户对隐私问题没那么敏感,在很多情况下愿意用隐私交换便捷性和效率。那么谷歌在欧洲因为数据和隐私问题碰壁,但在中国市场或许不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庞大的安卓用户作为数据源泉,这也使得百度在大数据方面并不具备优势。
而在具体的人工智能技术方面,百度的人工智能之所以能在中国企业中领先其实更多的也是国内相关环境决定的。
与主营业务稳定,没有太多内忧外患的阿里和腾讯相比,百度显得更为焦虑,布局人工智能其实是战略进攻,是与存亡进行捆绑的重要发展战略,在投入上自然要高于处于战略防守位置的阿里和腾讯。而其它公司在资金、技术积累、数据积累等方面又与百度不是一个量级,不如百度也是理所应当。
那么如果谷歌真的回归中国,百度是否还能继续稳坐人工智能的头把交椅呢?
以双方都在发力的无人车技术来看,根据腾讯创业上半年梳理的无人车公司发展状况来看,谷歌在起步时间、发展情况等方面都要优于百度。
从各自透露出的信息来看,谷歌方面,其实关于谷歌无人车上路的消息总是不绝入耳,当然了其中有不少是对谷歌无人车发生事故的报道,但这也证明了谷歌很早就完成了从闭门造车到上路实验的进步。而在去年三月,Google 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自动驾驶汽车公司 Waymo 率先在美国凤凰城的大都会区提供 L4 级别的自动驾驶汽车服务。这也被业界认为是真正的自动驾驶汽车。Waymo 的自动驾驶汽车也被允许在凤凰城的 Chandler 市周围 100 平方英里的区域内行驶。在这个区域内,谷歌自动驾驶汽车可以去任何一个常规出租车去的地方。
而百度方面,在刚刚过去的百度AI开发者大会上,李彦宏宣布,全球首款L4级自动驾驶巴士“阿波龙”正式量产下线。完全不需要人类监管,确实算是一大进步。但与谷歌在正常的公路行驶相比,百度的“阿波龙”依旧停留在景区、园区等封闭的场地内,但封闭场景内的无人车如今早已不算是件新鲜事了,而且车速也要限制在每小时20公里至40公里运行。
通过对比,双方高下立判,百度的人工智能技术在国内已经是领先了,但与拥有国际科技巨头标签的谷歌相比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如此看来,百度在移动互联网和AI两方面都干不过谷歌,李彦宏在听到人民日报欢迎谷歌回来的消息后如此着急的出来站台,或许也是因为他也感受到与谷歌竞争的压力了。
还有一点很有意思,谷歌来不来还不确定,但百度的股价却因此在一天内跌了8.71%。这也反映出资本市场也是明显不看好百度。
其实谷歌如果真的回到中国市场,对于百度对于中国的用户来说,其实也算得上是一则好消息。对于百度来说,为什么会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落后于阿里和腾讯?为什么会因为魏则西等事件的发生屡次陷入舆论的攻击泥潭?归根结底其实还是因为垄断导致的过于安逸,使得百度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缺少了对风口的判断力。对于处于垄断位置的企业而言,没有了外界的威胁,往往会出现积极性不高、怠于改进技术及提高产品与服务的情况。
当然了,谷歌即使真的能回归中市场,要想打破百度这么多年的垄断地位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但百度势必会因此有了更多的忧患意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提升自己的品牌形象,时刻保持保持强大的竞争力,就像当初可口可乐公司在接受《财经时报》采访时就像自己的老对手百事可乐表示感谢一样,百度也会因为谷歌这一强劲对手的存在而受益匪浅。广大中国用户也将从竞争的市场中获得高质量的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