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头条的暴涨神话,是股民在为「阳光下的犯罪」买单
对于互联网行业而言,下沉市场是一座充满开采潜力的矿山,越来越多的企业瞄准了数倍于一二线消费者的次级市场用户,投其所好地向这群互联网新住民倾销新世界的可能,拼多多和趣头条便是借此冲入人们视野中的黑马。
北京时间9月14日晚,趣头条正式在美国纳斯达克挂牌。作为当下中国仅次于今日头条的第二大移动资讯聚合商,趣头条上市当日一举拿下「熔断」五次,截至收盘大幅上涨 128.14%,市值接近 46 亿美元的惊艳成绩,创下今年美国 IPO 规模超过 500 万美元股票的最大首日涨幅。
但与此同时,一二线城市的所谓中产用户,却对这个像拼多多一样「闻所未闻」却借上市一举名声大噪的产品投来异样的目光与质疑。
1、五次「熔断」究竟为何
作为一个拥有大量用户的上市公司,趣头条看似有实力靠一己之力书写这样的传奇,但实际上,在趣头条上市首日五次触及熔断阈值,最终以 128.14%的涨幅收盘之前,拼多多与蔚来汽车早已分别凭 30% 和 76% 的收盘涨幅,刷新中概股在美发行暴涨的神话。
这些从上市之前极富争议到上市后极度抢手的故事背后,是中概股整体低迷的大背景——海外机构对中概股不看好,使得新股发行压力增大,上市公司便会自觉降低估值,减小发行规模。这样一来,流通盘偏少,只需要少量资金的推动,就能让股价大幅上涨。
趣头条 IPO 定价 7 美元 ADS,是此前宣布 7-9 美元的区间下限,对应市值 21 亿美元,远低于其市场估值,其中留下的巨大空间,也就成了它上市首日创造神话的最大推力。
趣头条创始人、董事长谭思亮
同样值得注意的是,A 股今年表现不佳,国内游资难以获利,自然就认准了美股市场减小发行规模的中概股,毫不费力就可以对其大肆炒作,曲线救国地从中获利。有了炒作空间,又有资金助力,便上演了我们看到的一出出「虚假的繁荣」。
在估值降低,炒作频繁的情况下,趣头条暂时达到的喜人股价,很难没有虚高之嫌。
对比 MAU 3000 万、社区底子扎实的 B 站,趣头条招股书中 MAU 4880 万的数据,更多的是社交裂变模式下拉来的僵尸用户,B 站 17 年营收超 24 亿元,而趣头条今年上半年营收 7.178 亿,17 年营收 5.17 亿。在这样的先天差距下,B 站市值 40 亿美元,趣头条却一度飙到 45 亿美元的身价。股价是否虚高,其实一目了然。
9月17日,趣头条股价遭遇跳水,单日回落 41%,市值缩水接近 20 亿美元。进一步验证了我们的推断。
2、百试不爽的「社交裂变模式」
摘下市场的有色眼镜,我们再来看看,趣头条,这家和拼多多一样一开始就瞄准下沉市场的新生代互联网公司,究竟做的是什么样的生意。
截至 2018 年 7 月,趣头条的日活用户渗透率达 4.16%,单活跃用户每天登陆次数达 10.2 次。月活接近 4880 万人,日活逼近 1710 万,平均每位用户花在上面的时间接近 55.6 分钟,用户登录率高达 95%。这些正是投资者所看重的一个刚刚上市的互联网公司是否有潜力的依据,也让趣头条因此,稳坐今日头条后内容平台的第二把交椅。
一个刚刚成立两年的互联网公司,以极快的速度实现用户增长与大量广告营收,这里面,趣头条一定有它的生意经。
站在挖掘下沉市场潜力的第一梯队中,趣头条赶上了时代的红利。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一大批三四线城市的用户也有了对于内容平台的需求。相比一二线城市用户对于品牌的挑剔,基数巨大的三四线城市用户有着对内容更大的包容度,在实现用户粘性方面也只需较低的成本。
趣头条也由此在空间上避开了和今日头条的正面冲突,根据趣头条创始人谭思亮的说法,他们所接触到的大部分用户,手机里很可能还没装过任何新闻资讯应用。
另一方面,趣头条采用「收徒赚金币」与烧钱补贴的打法,在实现用户裂变的同时,做到了较高的用户留存。举例来说,新用户首次登陆就会获得 10000 金币的奖励,输入邀请码注册趣头条平台的用户,还会额外获得 5000 金币,在趣头条平台,10000 金币就可以用来提现 1 元人民币。另外,阅读文章等线上操作也对应不同程度的金币奖励。趣头条便靠小恩小惠轻松实现了用户在线时长的提升,将刚刚安装应用的潜在用户变成了粘性用户。
正如趣头条 CFO 王静波所说:「用户还是要看内容的,反正我每天都有时间,我要看一些内容,在这个平台,那个平台或者是趣头条看都是一样的,内容差不多,这边有积分,我就会在这边看。」
除了「社交裂变」,趣头条还要通过「外部采购」的高成本方式,应对用户增长道路上最大的敌人——每隔 12-18 个月的换机潮。当用户更换手机后,有了更多的内容平台选择,趣头条便只能割舍「低成本获客模式」,在应用商店里采购流量拉新。
趣头条认准了小利益对于下沉市场用户的吸引力,将大量的财力精力投入在用复杂的激励补贴体系实现用户增长,却无暇顾及另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质量的提升」。
3、趣头条的原罪
为了改变平台内容泥沙俱下,被不少人诟病太 low 的现状,趣头条表示「作为平台就要不停调整规则,通过规则的导向,让好的自媒体、做原创的浮出来,搬砖的抄袭的沉下去。」
但事实上,趣头条早已因「搬运」新闻作品等侵权行为,被起诉不下 10 次了。
「国内版权意识相对还是稍微差一些,洗稿、拼凑的事情非常多。」王静波非常清楚抓取内容的「避风港」在哪里。
较之传统的纸媒传播,内容在网络上传播门槛和成本都很低,为了厘清这样背景下的著作权问题,美国在 1998 年制定的 DMCA 法案中明确了「避风港原则」——在发生著作侵权的情况下,当 ISP(网络服务提供商)只提供空间服务,并不制作网页内容,如果 ISP 被告知侵权,则有删除的义务,否则就被视为侵权。如果侵权内容既不在 ISP 的服务器上存储,又没有被告知哪些内容应该删除,则 ISP 不承担侵权责任。我国在 2006 年开始施行的《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中也对这一原则进行了吸收和立法。
在该条款中,有两个部分存在着较大争议,一是网络中介服务商需被「告知侵权」,一是服务商不承担侵权责任的前提是「必须不知道侵权的存在」。多数被侵权者会因为「告知」的流程复杂,较难得到答复而放弃维权,助长了侵权者的气焰;而服务商是否「明知或应知」侵权作品的存在又较难界定,让服务商有了可乘之机。
趣头条就是在「避风港」的庇护下,通过冒用机构名义开设账户,再借封号管理之名洗白自己;以网络爬虫抓取新闻机构的作品;定期删除链接,防备被侵权人固定证据。趣头条的改善内容、满足用户需求的套路和它积分补贴的手法一样熟练。
王静波在接受采访时称:「我们近段时间封了平台上大概三分之一的自媒体号……但质量还是很重要的,下沉用户也需要质量更好的内容。」不免更像一句自嘲。
趣头条钻「避风港」的空子也多少有些无奈。
我身边很多好的自媒体人,他们都发现自己的内容,在趣头条这个渠道基本没有什么流量。这说明作为一个内容平台,趣头条显然还没有产生激励优质内容的土壤,所以他们只能靠搬运,靠抄袭侵权获得好的内容。
不仅仅是内容供给端,趣头条的原罪还在于对需求一侧用户时间的极度不尊重。在下载软件完成注册后的半个小时内,我至少收到了三条来自趣头条 App 的推送消息,打开应用后,也是随处可见「马上提现」、「开红包」、「开宝箱」的消息提醒。资讯没获取多少,却迷失在金光闪闪的运营弹窗里。
用户为资讯类 App 打开推送权限的本意是第一时间了解新闻,趣头条却频繁用「你有 20 金币待领取」的蝇头小利驱使用户打开产品,这与它「让阅读更具价值」的 slogan 大相径庭。
趣头条上市前遭受的质疑与不被看好,在股价暴涨创造神话后,也仍将是它的枷锁。想仅仅通过上市提升品牌,从三四线城市进军一二线城市,实现上升打法,对趣头条来说并不现实。在不能保证内容质量、遵守市场规则的情况下,不被「积分」套路吸引的一二线城市用户更难被趣头条收归旗下。
尚未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和《互联网视听节目传输许可证》的趣头条,在面临内容低俗被请喝茶的边缘,还要小心翼翼地在「避风港」中做好优质内容,也实在举步维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