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长生生物“疫苗门”事件爆发后,股票市场上连续11日附送跌停板,蒸发市值近130亿元,持有该股股票的机构和个人不计成本地疯狂逃亡。
但有一家公司却在此次风波中,无奈成了长生生物的第一大股东。
这个“冤大头”便是兴业证券。
我们先来看看兴业证券是怎么“被接盘”的。
黑天鹅事件下的股权质押
长生生物的股票是这样辗转来到兴业证券的。
“疫苗门”前,长生生物第一大流通股股东(流通股:可以在二级市场上自由买卖的股份)虞臣潘和第三大流通股股东张洺豪(实际控制人高俊芳之子),分别将手中的股票质押给了兴业证券,共计1.78亿股。
这可不是小数目,加起来比实际控制人高俊芳还要多(1.76亿股)。
所谓大股东质押是大股东常用的一种融资手段,即上市公司股东用自己所持有的股份作为抵押品,按照一定的折扣率贷出资金,并定期支付本金和利息。
如果股东最终无力偿还或追加抵押,那抵押的股票就按照约定归金融机构所有,任其处置。
长生生物出事以后,这俩高管短期是还不上了,按照约定,他们的股票即将属于兴业证券。
理论上,兴业证券为了捞回本钱,应该抓紧在二级市场上将这些股票大甩卖,即所谓的强制平仓。
然而,由于长生生物已被立案调查,深圳交易所对公司高管和股东的股份采取了限售措施,说白了,兴业证券卖不了。
1.78亿股,活活砸手里。好一只黑天鹅!
而且长生生物的股价仍在跌跌不休,兴业证券拥有的股票继续贬值,最终这些窟窿都要兴业当年的利润来补。
参考年初刚吃过同款天鹅肉的西部证券(就是为贾跃亭提供乐视网股权质押的那位),在贾老板跑了后,西部证券计提资产减值准备4.39亿元,相当于去年三分之一以上的利润。
这次,兴业证券大概率也是血亏收场。
但包括兴业证券自己在内,市场人士均认为,这是一次典型的黑天鹅事件,而大股东质押,还是它们心中那个低风险、易操作的好业务。
从纸面富贵到大股东质押
在知识系统较为复杂的金融行业,就算只有基础经验,营销人员也能把大股东质押的风控解释得清清楚楚。
首先,贷出去的钱并不多,一般为抵押物当期市值的一半,严一点的大约在30—40%。
第二,针对抵押物的保值问题,为防止它因市场暴跌而严重缩水,因此就要设定预警线和平仓线。
一般而言,预警线为借出本金的160%,而平仓线为140%。
举个例子,若抵押时股价为10元,金融机构以5折贷给大股东。那么,按照相关公式:
预警价为10*50%*160%=8元
平仓价为10*50%*140%=7元
如若股价跌到7元,触及平仓线,大股东就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抓紧补股票或还钱。
如果大股东无力偿还,那金融机构就开始着手强制平仓,平仓线的设置基本旱涝保收,而且照常理哪有大股东愿意将自家股权拱手让人呢?
不仅如此,在质押期间,金融机构还能享受大约7%的贷款利息收入,何乐而不为?
爱上这个生意的,还有上市公司的大股东。
一家公司上市,估值翻倍,自然风光无限。可仔细一想,只是纸面富贵鸭。
而将这些纸面质押后,大股东就能将账面上的钱变成现金。
例如,华谊兄弟的王中军和王中磊,就是上市公司里有名的质押狂魔。
自2011年首次质押开始,两人的质押逐渐频繁。
2011年和2012年各发质押、解押通告1次,2013年发通告5次,2014年有8次,2015年有11次,2016年有7次,2017年有11次,2018年有6次。
截至7月底,两兄弟累计质押了他们手中91.74%的股票。
而反复的质押,为他们带来了充沛的现金流。以至于酷爱购买世界级名画的王中军,每次公司公告质押,就有网友笑称:“不知道王总又看上了哪幅画。”
上市公司与金融机构一拍即合,股权质押业务野蛮成长。放眼整个A股,3447家上市公司,仅有2.8%没有进行股权质押。
随后,大股东们还学会了高位套利。股价越高,抵押物价值越高,能贷出来的资金也就越多。
2015年上证指数最高涨到5000多点,这一年,新增股权质押规模急速扩大,尽管规模的顶点属于2016年,但从增幅来看,2015年的增长幅度十分显著。
从大股东质押到“压制”大股东
但到了2018年,大股东们的套钱梦相继幻灭。
2018年3月,旨在防控券商股票质押业务风险的质押新规正式实施。
新规大大限制了上市公司能够质押的股票数量,也限制了券商接纳质押股票的数量。
这率先折腾死了那些“借新还旧”的大股东。
比如某位大股东2016年高位质押股票融了一笔钱,正常来说,2017年还钱的时候,他可以手里剩余的股票也做一次质押,用新融来的钱还款,还完后再把手里的票质押出去。如此往复。
但新规出台后,新钱不给借,旧债只好其他办法来筹措。
另一方面,一旦股价暴跌触及两条线,大股东想要拿手里剩余的股票去补充抵押物,如今也受到了限制。
所有的所有,都将大股东推到唯一一个方案面前:尽早还钱,降低债务比重。
在市面上,它和一系列举措交叠一起,统称为:去杠杆。
由此,社会融资规模大幅度萎缩。但同时也预示着大股东更加没有能力借钱来还款了。
于是,以7月为例,相关的公告便持续不断:
7月17日,迪维迅大股东遭遇强制平仓。
7月13日,凯瑞德大股东遭遇强制平仓。
7月11日,盛运环保大股东质押的部分股份跌破平仓线。
7月7日,步森股份大股东质押的部分股份触及平仓线。
7月5日,科迪乳业控股股东质押的部分公司股份已触及平仓线。
7月3日,欧浦智网占公司总股本42.4%的控股股东中的部分股份触及平仓线。
7月3日,华谊嘉信大股东遭遇强制平仓。
7月3日,大连电瓷大股东股东质押低于平仓线,将存在控制权变更的可能性。
小巴统计了下,截至7月底,涉及到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和大股东的,其股票质押低于平仓线的股票,已有50家。
所以这轮去杠杆,是要消灭大股东的节奏?
实际上,消灭大股东并不容易,为了避免强制平仓给市场造成动荡,相关规定下,金融机构或多或少都会给大股东们一些机会筹措资金。
意思是:能救一个是一个。
但或许更需要拯救的,是由此暴露出来的金融乱象。
首先,金融机构追求业务规模,单纯依靠两条线来做风控,尽职调查不充分,失于监管。
一旦上市公司自行运作发生重大问题,借瞎的可能性就更大。
例如,盛运环保。
2018年爆出2017年度业绩修正,公司巨亏近13亿(之前是称亏2.58亿),债务缠身,大股东质押借出去的钱自然回不来,而由于涉及法律冻结+个股跌停,票又砸在了券商手里。
而且又是倒霉蛋兴业证券。
第二,一些公司依靠高比例质押获得流动性,然后激进投资。
例如,誉衡药业。
2018年2月7日至6月11日,誉衡医药实际控制人及其控股股东,已经两次被强制平仓。更为严重的是,其控股股东及一致行动人的股权质押比例,已经超过99%,其中大部分已低于平仓线。
这些钱,大都被用于2015—2017年激进的并购扩张。仅2015年至2017年三季度,誉衡药业控股东为投资支付的现金,就分别达55.5亿元、53.9亿元、44.6亿元,吞噬了大量现金流。
激进扩张后,誉衡药业2017年利润大幅下滑56%以上,股价由此暴跌,最终导致股权质押也出现闪崩。
而在2018年3月的新规中,对大股东贷款后的用途也进行了限制规定:必须用于实体经济生产经营——投资并购和炒股是万万不能的。
大股东质押危机最惨烈的,无疑是控制权易主,尤其对于一些民营上市公司来说,辛辛苦苦把公司做上市,却赔在了虚幻的金融游戏里。
去金融的杠杆易,去人心的杠杆难。
2018年下半场已经开始,实体经济要真正崛起,或许是该让这些企业踏踏实实将目光对准企业转型和发展,而不是继续玩一些“钱生钱”的魔幻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