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起诉了我的父母”:以爱为名有的人作恶无数(2)


以爱为名,我们作恶无数


也许很多父母不服气,我多爱我的孩子你压根不知道。对于那些自认爱孩子的父母,我们并不否认父母教育子女的初心,但很多父母都是戴着以道德和爱为名的面具,束缚着子女对生活本身的渴望。


《天空之城》这部韩剧就足以佐证这一点。


剧里韩国的精英人士聚集到集合财富和权利的别墅区,这种别墅区被称为“天空之城”。


这些精英家庭的父母全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他们为子女的教育操碎了心,他们把孩子送进辅导团队,进行科目辅导,冥想训练,接送放学,24小时监视,亲自参与孩子的升学和排名战中。


他们对子女的教育是控制式、威胁式的,比如“我们家三代都是医生,你必须考进医科大学”“姐姐在哈佛念大学,你们最差也得上个首尔大学”“只要能让他考上,哪怕是利用这孩子对父母的仇恨都行”。


有一户人家,爸爸马上要升职做院长了,儿子也考上了大学,这位家庭里的妈妈成为所有人羡慕的人生赢家,可是有一天 ,她选择了自杀在别墅区的湖边。


原来她死前意外发现儿子的背包旅行,实际是离家出走永不回来。儿子在留下的笔记中写道:“这个家真让我恶心,考不好连猪狗都不如,就忍到考试结束,我要开始复仇。”


她好不容易才找到离家出走的儿子,可儿子却把通知书扔到母亲脸上,要跟她断绝母子关系,一直以儿子为中心的她瞬间崩溃了,选择了自杀。


《我亲爱的朋友》里说,父母跟孩子,是到死为止才能真正和解的关系。


而大部分的中国父母,何尝不也是将孩子视为自己生命的延伸,期望他们替自己完成没实现的理想,更认为自己人生的经验,百分之百都可以复制到下一代身上去。


他们认为孩子是必须无条件听命于父母的,养育他们如此辛苦他们怎么能反抗,于是他们私心地想要控制孩子的升学、择偶、前途……很多压力和仇恨就这样滋生了。


中国家长最典型的一句口头禅就是:“我都是为了你好。”这句“为了你好”渗透进了孩子生活的每一道缝隙,看似温暖,却是蚀骨的寒冷。一句“都是为你好”,你就该彻底交出你的人生。


很多父母的爱都只是假借了爱的名义,作恶无数罢了。


好的父母子女关系是

让他成长为他,而你依然是你


有人说,很多失败父母的一生,就是既看不起自己的孩子,又希望孩子成龙成凤; 而很多失败孩子的一生,就是既厌恶父母设计的人生,又怕走错路辜负了父母的期望。


每个人都会沿着父母的生活轨迹,走向必然的宿命。


那真正好的父母子女关系应该是怎样的呢?


去年台湾艺术家汪晓青在网络上晒出了一组照片,这组照片记录了她和儿子18年来共同成长的的轨迹。


当年怀上儿子时,汪晓青才28岁,那时候她根本不想要孩子。


她刚到英国念博士,她不想像母亲那辈女人一样,一辈子牺牲自我做个家庭主妇,她觉得活着就要倾尽全力去实现自我的价值。因此当孩子来临时她是抗拒的,可是情感上她又很喜欢孩子,最后她还是决定将他留下。


预产期前一天,她在工作室里拍下了第一张照片,之后每年,她都会和儿子用旧照片为背景,拍下一张新照片。


这些照片将她从临产,到生育、到抚养孩子的过程都记录了下来,


这18年来,她一直尝试一种新型的育儿方式。


从出生起,儿子就开始随着妈妈的学业和工作,到处奔波生活,也正因为这样,儿子懂得了每个人为了换取自由,都需要在某个阶段不懈地努力,付出该付出的代价。


在过去的18年里,汪晓青与儿子一直共同成长。她在之后与孩子的互动中,重新认识了自己,而儿子也从一位小婴儿,长成了和母亲一样高的少年。


汪晓青对这19年的总结,有一句话话分外动人:“他终于成长为他,而我依然是我。”


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什么是教育?教育就是一颗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真正好的父母子女关系,不应该是占有和控制,父母不是孩子一辈子的守护神,只有从父母身上散发出的得体、善意以及对生活的热诚和努力,才能真正守护孩子的一生。


在年幼时给予陪伴和鼓励,在孩子成年后学会放手,往后退一步,彼此独立、关键时刻相互倚靠,才是作为父母最温柔克制的爱。


不是所有孩子都是完美的小孩,不是所有的爸妈都是完美的父母,愿每个孩子都能被世界温柔以待,愿每位父母都别丢掉自己。更多资讯,关注财经365股票频道!

标签:社会民生热点 财经资讯
N本文来源:财经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