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以17.8港元在港发售4.2亿新股,募集资金净额72.7亿港元,高瓴、景林、雪湖等基石投资者认购数占IPO发行量的38.95%。在香港公开发售股份数占总发行量的9%(其余通过国际配售),却只获得不到6倍的超额认购。
从小米、美团到华兴、海底捞,今年以来香港IPO频频出现机构强撑、散户狐疑的局面。
果然,海底捞没有逃脱破发魔咒,截至10月10日收盘价为17.64元,较发行价低0.9%。同日小米、华兴收盘分别较各自的发行价低19.0%、27.5%。与之相比海底捞只是“破了点皮儿”。
海底捞最新市值为826亿人民币,过往12个月(2017年H2+2018年H1)净利润为12.9亿人民币,静态市盈率达64倍。香港是购物天堂,是淘便宜货的地方,包括上市公司。传统餐饮公司在香港主板市盈率超过60倍有些不可思议。
宏观经济充满变数,海底捞作为根植于中国大陆的优秀餐饮品牌,业绩保持高速增长的概率比金融、房地产、互联网、智能硬件都要高。
乐观的投资者认为海底捞将利用募集资金迅速扩张,净利润日新月异,市盈率将在两三年内降至合理区间。用未来的业绩填今天的泡沫,小米、美团的投资者也是这么想的。
线性加速
海底捞IPO募集资金的60%将用于门店扩充,按每家800万~1000万计算,预计2020年底之前至少新增420家新店;20%用于技术(智能厨房、沉浸式就餐、定制化口味等);15%用于偿还贷款;其余用作日常运营资金。
上市前海底捞门店数量为362家(其中331家位于中国内地)。按照计划,到2020年末门店数将超过780家,至少翻了一番。
先回顾一下过往几年海底捞门店分布及开店数量与营收的关系。
可以看到,从2015年开始海底捞就将主战场定为二线城市。例如,2017年二线城市门店数增加了37个,一线城市只增加了10个。2018年H1,海底捞开店全面提速,一二三线城市门店分别增长13家、33家和16家,二线仍是重点。
二线城市消费能力是否远不及一线城市?还真不是!
例如2018年H1,每位光临一线城市海底捞门店的顾客消费了106元。在二线、三线及以下城市,这个数字分别为94.2元和91.8元,与一线城市的差距只有几个百分点。海底捞的品牌影响力可谓“力透纸背”,连三线以下城市的消费者都愿意出“大价钱”。
三线以下城市的租金、人力成本肯定低于一线,这意味着海底捞在低线城市利润率会更高。#令人振奋#
下图“期间门店平均数”取期间开始和结束时门店数的平均值。如2017年初门店数为176家,年末为273家,期间平均数取225家。另外,2018年门店平均收入2330万元,为便于与往年数据对比将其年化,即假设2018年门店收入为4660万元,实际收入应该会高于这个数值。
从2015年开始,海底捞每开一间店,不论在一线、二线还是三线城市,每家门店年化收入都在4500万元一线。
老司机凭“线性加速”评价汽车性能,顶级车只要深踩油门就一直有推背感,直到你不敢踩得更深。海底捞是一台“豪车”,只要投钱开新店,收入就按比例线性增长,“边际”对收入的贡献丝毫不见“收敛”。
招股文件显示,2017年新开98家中的84家,2018年H1新开71家中的62家,在开始营业三个月达到月度内收支平衡。根据海底捞的总结,新开店在三个月内盈亏平衡,六至十三个月取得现金投资回报。
营收线性增长
假如能保持“线性加速”,海底捞未来几年的业绩就很容易预测了。
按照开店规划,海底捞2020年末门店数将达782家,期间平均门店数为677家。我们再乐观地估计同店销售收入每年递增10%,2020年达到5638万元/家。
根据以上模型,海底捞2019年、2020年门店总入分别为240亿和380亿。由于外卖业务收入占比仅为2%左右,门店总收入近似等于海底捞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