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王卫卖菜
“现在只有人说我吹牛,没人说我是骗子,这说明我们领先(行业)得还不足够多。”王卫对虎嗅精选说这话时一脸的严肃,“马云很厉害,对吧,可马云当年刚开始做(电商)的时候,大家觉得他是骗子,因为你的距离跟他太远,你现在回头看,马云没有骗过。”是的,此王卫非彼王卫——顺丰创始人,但两个王卫都在彼此的领域做到了领先。
起家于合肥、此前在零售行业外名不见经传的生鲜传奇,突然炙手可热起来,王卫是这家新贵的创始人。作为社区生鲜(确切来说是小区)零售标准化直营门店的代表品牌,这家诞生于2015年的企业,在过去不到1年的时间里,两轮累计融资5亿元,红杉和IDG分别领投,目前已估值30亿元,高于该领域的所有对手。而实现这一切的前提包括:这家企业起家于二线城市,缺乏互联网基因,目前有100家店,其中70家于今年开出,尚未整体盈利。“我们账上趴着几个亿,我反而觉得比什么时候都穷,花每分钱都感到害怕。因为你会在想,花完了怎么办。”王卫说,“我对成功的憧憬其实已经不那么强烈了,更多是对失败的恐惧。”
多种矛盾气质在王卫身上展现:衣着打扮朴实得像街边卖菜大叔,开腔却是扑面而来的霸气与混不吝。若细听他所讲内容,很难不被其话语间流露的博闻强识和强逻辑思辨力所吸引。熟悉王卫的人都说,这个人心思缜密,从不胡来。他好像在四处树敌,结果成了零售圈里的中心人物。“我这4年一直在跟踪观察王卫和整个(零售)行业。”弘章资本的创始合伙人翁怡诺,深耕零售领域多年,他对虎嗅精选说,“当我知道他需要融资时,第一反应就是可以行动了。”
最近,虎嗅精选与王卫深聊了两次,听他完整复盘了生鲜传奇的逻辑与打法。我们还采访了数位行业中人,这些人对生鲜零售的整体困境与机遇做了分析,最终才有了这篇有关生鲜传奇和生鲜零售的1.7万字的深案例。本文为全篇的缩减版。
电商不work,大卖场凋零
电商改变了部分商品的流通形态,但当进行至生鲜品类时,这种改造突然失效了。在2015年前后,一些烧到B轮左右的生鲜电商企业陆续倒掉,没人知道除了补贴还能做什么,投资人渐渐失去耐心。
“风投过去不怎么关注实体店零售,投互联网公司多一些,逻辑还是互联网的边际成本会随着扩张越来越低,结果发现这种想法很难在生鲜零售上实现。”精益零售专家龚胤全表示,现在所有人都意识到零售业是一个重资产、重运营的行业,投机取巧行不通,所以电商开始做前置仓/店仓一体,零售商喊出回归本质,风投也开始布局这个领域。“B2C生鲜电商,没跑起来主要是流量成本太高,中心化的流量成本一直是上升的。”翁怡诺说,“所以现在都是从纯B2C模式,向高密度前置仓转变。但除了背靠阿里腾讯的品牌之外,依然有流量成本过高的问题。”
同时,翁怡诺4年前注意到一种趋势,“除了三四线城市的大卖场还有红利以外,一二线已经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大卖场这种很粗放的形态没有流量了。”王卫从一开始就知道社区店对大卖场的伤害,“好比群狼对老虎的围攻。”他解释,“如果几家社区店能夺走一家大卖场销售额的三分之一,后者的盈利就没了。”
2012年,王卫创办乐城超市,他发现抢走自己流量的不是电商,而是周遭卖面包、水果的垂直品类小店。为与品类店竞争,王卫将超市拆分成零食、园艺、文具、烟酒、生鲜等9个事业部,按照单个模块考核,与外界小店一对一PK。3年后,无心插柳之下,乐城开了一家生鲜店,营业第一天,200平方米的店营业额到了19万元,稳定后也有3万/天,只是一个月下来一盘存,才发现亏了10万块钱。王卫于是判断,生鲜社区市场的需求非常旺盛,但很难赚钱,一旦攻克,将是一个庞大且高门槛的生意。于是,他及团队花了7个月做到单店盈利,开始全心研究社区生鲜店模式。
虎嗅精选曾问王卫,做生鲜传奇核心想解决什么问题?
“专业和效率。”王卫答,“就是让人知道我卖菜卖得最牛,卖地天下无敌;第二,你卖地天下无敌,如果亏的话,也没有用。”所以,生鲜传奇既要规模、品牌,还要保证盈利,这简直是生鲜零售行业终极难题。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王卫想要如何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