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365视界:中国制造业往事(2)

孵化

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香港制造业的繁荣是今天无法想象的。十年间,六百万香港市民中百分之二十从事制造业,一百二十万产业大军把香港打造成了世界制造业的重镇。但是香港毕竟只是一座城市,制造业很快就达到了饱和。

加之东南亚经济的崛起,香港制造业遭遇了强劲的竞争。八十年代,内地的改革开放,给了香港一个契机。内地取之不竭的劳动力、广阔的空间形,对制造业成本激增的香港而言是充满诱惑力的乐园。

但是,经过了长期的封闭,没有资金、没有技术、没有设备,要让内地的产业机器要运转起来,不是那么简单。关键,还有人的问题,同样有颗中国心,满脑子市场的港商和多年被计划的“内地表哥”,经常陷入鸡同鸭讲的尴尬境地。

卸任出口总代理的华润,看到了其中的机会:发挥大陆与香港之间的桥梁作用,转型自营出口。

贸易这种事,就是要在市场中把不可能变成可能。懂市场、懂大陆也懂香港,华润开发大陆制造业的最大特长就是四十年来从市场中汲取的养分。统称“三来一补”的“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料装配、补偿贸易”,是华润从香港出口制造业“偷师”的成果,成了为大陆制造业一穷二白的家底量身定做的“轻装模式”。

中孚,古老《周易》中的异卦,寓意诚信。华润属下经营国产家电就叫中孚行,这是个港味十足的名字。1981年,中孚行的容华东走进了顺德县北滘公社塑料金属制品厂,他拿出一台塑料电风扇,询问能不能做出同样的产品。

厂长表达了技术上的自信,但是对原材料进口和模具开发颇感困扰,容华东当即表示这些都由华润来帮助解决。几个月后,中国内地第一台全塑料电风扇在这座乡镇小厂里诞生。这个小厂就是后来的“美的”。

后来人们所熟知的诸多民族工业品牌的直接哺育者。容声冰箱、三角牌电饭煲、雪花牌冰柜、佛山照明、康佳电视、南孚电池都与华润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

就在这一年,华润的投资权限从100万元扩大到2000万港币,今天耳熟能详的“孵化器”其实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八十年代的出口外贸企业就承担了孵化“中国制造”的使命。这条路是突破体制限制,闯出来的。计划经济的僵化思维不会自动消失,激烈的碰撞在所难免。

1987年,香港市场上音乐贺卡开始流行。华润属下的华科电子看到了其中的商机,刚刚入职华科公司几个月的陈明主动拜会了香港最大的贺卡生产商,并留下载有五首歌曲的国产集成电路芯片样品。港商试用下来表示满意,回复说可以定五百万芯片,但是要求降价。

谈价这样很正常的市场行为,却是计划经济模式下的禁区。价格是企业甚至国家统一而既定,区区一个业务员有什么权力去谈?是要大单子,还是循规蹈矩?犹豫再三后,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陈明答应了港商的要求。这一答应可不得了,主管勃然大怒,事情闹到董事长面前。

沉吟良久,时任华科董事长赵隆俊说了一句话:”这么一张单子我们干嘛不接?”——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很难体会到其中的震撼。在那个时代,把握市场机会的思维压倒了计划禁锢的思维,需要绝大的勇气。

这份勇气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五百万国产集成电路芯片带来的不只是嘹亮的歌声,更是“中国制造”打破日本、台湾在香港芯片业垄断地位的初鸣。

也是1987年,华为在深圳创立,香港代理销售的用户交换机是她的第一桶金。历史,有时就是这么凑巧。

标签:财经365视界 中国制造业
N本文来源:财经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