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365视界:中国制造业往事

财经365(www.caijing365.com)讯:财经365视界-中国制造业往事。

财经365视界:中国制造业往事

1980年的中国发生了很多事。

春节期间全国各大城市猪肉敞开供应,让市民们过了一个油水充沛的节日。很快,鸡蛋价格也随行就市,市民们隐约感觉到:市场回来了。

这一年里,政府部门最大的事是财政“分灶吃饭”,地方政府有了一定财政自主权,其中就包括了地方企业的收入。还有,这年3月,深圳正式成为经济特区,这片热土万众瞩目。

最迟钝的人也能从空气中闻到变革在即的味道。

在众多大事之中,有一件“小事”似乎被人遗忘了:这一年的5月16日,国务院下发了《广东、福建两省会议纪要》的批示,史称五十号文件。核心内容是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两省拥有更多对外贸易自主权。

当时没有人会想到,这个被归类于“外贸体制改革”的文件,将会引发一系列天翻地覆的变化,最终把“中国制造”推上国际经济体系中的王座。

开闸

五十号文的出台在香港引发了暗流涌动。1980年的下半年,位于香港的华润公司异常繁忙。会议室的灯光通宵达旦,发言声、争论声,还有时不时的叹息声,回响在烟雾缭绕的会议室中,气氛颇为紧张。

大陆的一纸文件,怎么会引发一家香港公司如此大的反应?这是因为早在1955年,华润就经外经贸部批准,华润成为代表中国14家外贸出口公司拥有150多类上千余种商品在香港出口贸易的总代理。二十余年来,实行计划经济的内地由华润,与自由市场的外部世界联系在一起,“中国出口”磕磕绊绊地走向了世界。

缺乏市场意识的“中国出口”,在陌生的市场中地位尴尬。内地企业对商业规则的漠视也令人忧心忡忡。华润当时的报告中,列举了不少今天看来匪夷所思的事件:

新加坡的罐头规定在招贴上要有英文,否则要罚款,但是出口企业迟迟不贯彻实施,导致销售受到妨碍;

轻工业品中有十多个合同现在己到交货或装船期,但国内尚无消息;

连农产品也不让人省心,按照规定一船应该装200头猪,内地供应方为了省运费,硬塞了400头,到港后只存活了一头,还被香港官方以虐待牲畜的罪名罚款700港币。

如此种种,导致的损失和浪费不可估量。“一等商品,三等包装,五等价格”,令人痛心。

早在1938年就扎根香港的华润公司,对市场运作并不陌生。可是,在港出口贸易总代理的身份并不能改变“中国出口”的不利局面,却对经济体制造成的“内外有别”也无可奈何。尽量做好拾遗补缺、填坑补锅的工作罢了,艰难地维护着出口贸易的运转。谁都知道这套体制需要改变,但是改变真的到来时,并不那么令人愉快。

五十号文规定的“两省试点”很快就扩大到了三大直辖市,而后又加入了十一个省份。短短一年间,沿用三十余年的外贸体制土崩瓦解,华润的代理垄断权就此终结。这意味着精心呵护数十年的外贸渠道、客户、商标、经销商队伍,将会移交给各家外贸出口公司。这无疑是华润的割股之痛。

可是,“中国出口”各自为战带来的混乱局面出乎决策层的意料。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贸易是个被轻忽怠慢的行业,从没和市场打过交道的人们很难理解市场运作的复杂。

外贸体制改革打开了通向国际市场的渠道,开闸放水放出来的是财富欲望的井喷。“分灶吃饭”后的地方财政有多饥渴,冲进市场的动力就有多强大。一下子涌入香港市场的各地产品层次不高、品种雷同,低价竞销无法避免。

更有甚者,各地人员缺乏基本的市场知识,没有听说过信用证、从未见过报关单、看不懂合同的一起“猛龙过江”,结果当然是乌龙百出。

才卸去出口总代理身份的华润,又要担当起出口业务总教官的角色,还要负责联系协调。对一家公司而言,多少有点啼笑皆非。渠道给你了,客户给你了,市场也给你了,”肉“都割下来给你了,还得手把手教你怎么烹调、怎么吃……

1981年,华润培训各省市选派来港学习的人员就多达262批,1160人。借助华润培训的人员,各省市陆续在香港开办起贸易公司。靠着华润“扶上马再送一程,马也送你了”,内地产品通向世界的大门打开了。

标签:财经365视界 中国制造业
N本文来源:财经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