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365视界:中国制造业往事(3)

考验

八十年代是风起云涌的时代,搭载上国际市场快车道的“中国制造”以星火燎原之势茁壮成长。苏南模式、温州模式相继诞生,大大小小的出口代工企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

香港经济顺势转型,“三来一补”的灵活模式大大加速了香港制造业的转移,1985年香港的转口贸易已经超过了出口制造业。生产端后移到内陆,销售端摆在香港,双方发挥所长、各取所需,进入了内地与香港双赢互惠的繁荣时代。

此时的中国外贸进出口行业已经变得普遍,民间私营企业也加入了战局,而且玩得风生水起,俗称“国际倒爷”。其中翘楚要数牟其中,“罐头换飞机”的事迹传颂一时。出自华润门下的外贸人才成为了中国外贸行业的骨干,各大外贸出口企业的高管中占了半壁江山。而华润的自营模式开始了国际化的道路,一时之间风光无限。

九十年代,华润国际的办公室就位于美国纽约曼哈顿的世贸双子塔,俯瞰人类引以为傲的商业文明中心。不远处的第五大道,华润国际的门店跻身于全球顶级品牌中间。可是大幅扩张的红火之下,隐藏着危机。“中国制造”的全球布局,绝非坦途。

1993年,来自华科电子的考察团连续三次从香港飞抵莫斯科,目的是与俄罗斯第一研究所洽谈合作,建立一座集成电路工厂,生产当时国际领先的六英寸芯片。昔日的同志加兄弟表达了极大诚意,看上去合作前景一片大好。

各占百分之五十股权的工厂在伏特加和红菜汤交织的香味中开始兴建,没人料到,这将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磨难。俄罗斯多变的政局环境对企业而言绝非利好,双方的工作习性及思维方式几乎全无合拍之处。

中方市场打拼出来的高效率是俄方无法配合的,中方全球采购的商业意识是俄方无法接受的。已经习惯于市场思维的中国人仿佛遇到了十多年前的倒影,折腾得疲惫不堪。反反复复几年工厂建成勉强投产时,产品已经落伍。这次“中国制造”的海外合作尝试归于失败。

除了国际化遭遇挫折的外患,内忧也不期而至。“中国制造”的“野蛮成长”造成了机构设置和业务活动开展混乱。以纺织业为例,纺织业是当时出口创汇的大户,华润纺织曾被誉为华润的半壁江山,是华润集团八十年代得以迅速发展的功臣,创造的价值常年稳居集团整体利润一半以上。但是,华纺的扩张势头过猛,摊子铺得太开,子公司、孙子公司一大堆,关系乱作一团。

这些都不是孤立的现象,九十年代初是中国企业走向海外的第一波高潮,几乎每一个省市都拿出了它的家底,来到香港这个面向世界的前沿,构筑起耀眼的窗口。就连相对贫瘠的西藏,也想方设法挤出资金,赶来成立贸易公司。在“野蛮生长”的长夏,谁先为“凛冬将至”做好准备,谁就能够成为最后的赢家,华润是在港中资企业中为数不多的警觉者之一。

标签:财经365视界 中国制造业
N本文来源:财经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