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民企“主配角结构”己消失,你以为呢?(4)

王世渝

企投会首席学术委员

富国富民资本董事长

 “主配角结构”没有完全消失 


虽然在很多领域,如新经济、新科技领域,新工业革命下的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领域,民营企业已经在唱主角。但民营企业唱主角的地方,基本上国企就没有进入。

 

而在大多数领域,比如基本建设领域,制造业领域下的汽车零部件、军民融合等方面,是国有企业、公有资本、地方政府相结合的主体在唱主角,民营资本做配角。

 

当然,在行业集中度不高的一些领域,民企占主导多一些。

 

所以,目前还没有达到“主配角结构”消失的地步,如果真的消失了,那么中国民企和民营经济的地位确实很高了。

 

其实,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国企民企关系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过。不久前,刘鹤副总理提出了一种新说法:国企和民企已形成了产业链上的分工,国有企业多处于产业链上游,民营企业越来越多地提供制造业产品,特别是最终消费品,两者互补、合作与支持。

 

这种格局从未有过严格意义上的规定,而是由体制所决定的。国有资本掌握着很多政权、财权(印钞权、货币投放权等)、产业政策制定权,以及土地资源等,因此在一些领域天然具有垄断性。

 

不过,在某些垄断领域,民营资本也在逐步进入,甚至出现了一些颠覆性的发展。比如,通信领域本来被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所垄断。但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腾讯的微信创造了具有10亿用户的通信增值服务。

 

可见,刘鹤副总理的这个提法并非绝对的,在国企垄断的一些领域,民企运用技术创新,机会也很大。

 

尽管如此,但不少民营企业家依然感到焦虑和迷茫。这背后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具有强大的干预能力和主导能力。在当前的中国,市场这双看不见的手和政府这双看得见的手,在交替使用,而且看得见的手更强大。

 

如今,面对民企“新半壁江山”景象的出现,从政府方面来说,希望政府不要朝令夕改,要更多地依靠立法,健全法制经济。

 

而对于民企来说,在一些深层次矛盾没有解决之前,也是有路可走的。要依靠科技创新,靠市场的灵活性,以及多寻求国际化全球化的机会,做好中国与全球的联结者,并从中找到自己的商机。

 

这样一来,公与私,民企与国企就能各得其所,找到各自空间,减少冲突,共同发展。

标签:国企 民企
N本文来源:吴晓波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