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城市竞争的中国局(2)

八十年代城市格局变迁的动力

八十年代,中国经济格局开始发生变化。而中国城市经济地理的变迁,也和中国经济格局的演变直接相关。

与一般人的想象不同,回看八十年代全国各大城市的排序变化,并不简单地是从“北重南轻”、“内陆重沿海轻”转向其反面。因为整个上世纪八十年代,影响城市竞争格局的因素是多重的,在不同城市起支配作用的又是不同的因素。

从1978年改革进程启动到1984年十二届三中全会,虽然农村改革已逐渐推开,但城市经济改革的重点仍然是巩固计划经济体制,核心是从毛时代混乱的“大轰大嗡”的运动式经济,转向相对典型的苏式计划经济,带有市场化色彩的口子仅限于广东和福建,特别是四个经济特区。1984年春,国务院决定沿海14个城市实施对外开放,当年秋,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国才开始全国性地从计划经济转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正是基于上述背景,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城市经济地理的变化,政府的资源配置,尤其是大型国有投资项目的安排,仍然是决定城市经济格局极为重要乃至最重要的因素。由于国际形势的缓和,战备状态的解除,政府投资的投向更为均衡,“三线建设”时期高度集中在内陆的投资流向出现变化,这是八十年代中东部城市和内陆城市相对地位变迁的主要原因。

其二,对外开放开始成为影响城市经济格局的重要因素,典型地,广州GDP1981年超过重庆,1989年超过天津,深圳1990年GDP已排进全国前十五,和武汉、南京达到同样的数量级,1990年佛山、东莞经济总量之和已接近当时排全国第五的沈阳,而在1980年,佛山和东莞的经济总量加起来,还只有沈阳的四成。

其三,县域经济和乡镇企业开始扮演积极角色,典型的是苏州。苏州在1980年GDP总量排在全国第十三,在南京之后,而到1985年,苏州就超过南京、杭州排到了第八,1990年,苏州已经排到全国第七(实际上这也是苏州现在的位次,当时排在它前面的6个城市也只换了一个,深圳取代了沈阳),在整个南方已仅次于上海、广州、重庆,把成都、武汉都抛在了后面。苏州在八十年代的鹊起,主要得益于苏南县域经济在县域竞争中的快速崛起,和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苏州后来的大工业进程,其实是后话。

其四,不同城市的改革力度和经济活力,对经济位次变化的影响极大。前面已经提到,在1980年的起点,不同城市的差距是比较小的,由于当时各个城市经济绝对体量远小于现在,而经济的增长率以及不同城市增长率之间的差异远大于现在,所以城市格局短时变动更大一些。

比较有意思的是东三省的三个省会,沈阳总体是稳中有进,一直保持全国第六,到1990年前后甚至还超过重庆排到第五;哈尔滨整体在12名、13名徘徊,也没有太大变动;长春从1980年的第19位,到1985年的第20位,再到1990年第25位,一路走下坡路。沈阳和长春,作为东北两个条件相似的城市,为何产生这样的分化?这可能和彼时沈阳市整体的气氛有关。

1986年,沈阳有两件在全国范围都颇有影响的事件,其一是沈阳证券交易市场开张(虽然交易的品种是债券而非股票,但仍是改革开放后全国第一个公开的证券交易场所),其二是沈阳防爆机械厂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家破产的企业(也是第一家破产的公有制企业),仅以这两件例证,也足见八十年代的沈阳,在许多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还是先锋,而非后进者。

到南方去

1992年南巡讲话之后,中国的城市格局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剧变。

“南方”,这个词在中国的语境中具有特殊的魔力。自改革开放以来,“南方”一词很大程度上并不代指秦岭——淮河线以南,而更多特指作为开放最前沿的广东。

在上世纪90年代,广东尤其是广州在中国经济中的相对地位达到了辉煌的定点。1995年,广州GDP达到1259.2亿,已超出当时排在全国第四的天津300多亿,领先幅度达到30%以上。八十年代初期和广州经济总量属同一数量级的沈阳、武汉,此时的经济总量只有广州的一半。

广州和北京的相对地位变化,更可见一斑。1980年,广州的GDP只有北京的41%,而到1995年,广州的GDP已经相当于北京的84%。当时,香港的GDP相当于全中国的六分之一,广州—深圳—香港一线是中国经济的绝对高地。

广东的兴旺有多重原因。广东毗邻香港,大量港资引领了在广东投资设厂的风潮,外贸趋于热络,深圳尤其典型,1993年外贸出口即高居全国城市之首,这一地位到2017年已保持25年。而深圳的经济总量也在九十年代末期即排到全国第四,仅次于京沪穗三地。

而作为广东省城的广州,彼时的资源比深圳更为丰沛。绝大多数欧美大企业,彼时在亚太地区的营运往往以香港为中枢,作为距离香港最近且文化、语言相通的大城市,广州在吸引外资上得风气之先。以宝洁为代表,早期外资进入中国皆以广州为桥头堡。彼时,外资企业的收入和中资企业,有数量级上的差异,而聚集了大量外资企业中国区总部的广州,自然成为令“北方”(广东人将广东以北通通视为“北方”)钦羡的淘金热土。

而在文化上,广州也成为令全国瞩目的中心。以《广州日报》《南方周末》等为代表的传媒机构自不必说,在唱片业等娱乐领域,广州的地位也不遑多让。广东是内地最早的流行音乐策源地,李海鹰等广州音乐人,也一时间叱咤风云。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广州唱片业达到其辉煌的顶点,彼时南国乐坛的“金童玉女”毛宁、杨钰莹即是典型,红遍大江南北。

苏锡常现象

1990年,广东超越江苏成为中国经济第一大省。然而,单就城市而言,江苏乃至整个江浙地区,在九十年代之后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

苏南,中国现代化的又一样板。1990年,苏州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成都位居全国第七,GDP已相当于江苏省会南京的115%。苏南的乡镇企业已经勃兴,支撑起越来越繁荣的县域经济。

进入九十年代,苏南开始狂飙突进。除了集体经济以外,外资也是不容忽视的因素。和广东更多仰赖香港资金不同,苏州和新加坡关系更加密切。1992年南巡后,新加坡即与中国洽商在华设工业开发区的事宜,到1994年,中新苏州工业园区正式起步,苏州老城以东到金鸡湖一线,拔地而起一座现代化新城,成为苏南现代化的地标。

在苏州工业园区之外,整个苏南地区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县域经济。苏州所属的昆山、太仓、张家港、常熟、吴江(已改区),无锡所属的江阴、宜兴,长期在百强县中居于领先位置。沙钢集团、海澜之家……这些县域孕育的上市公司,比之苏州、无锡城区也毫不逊色。而在新加坡商人之外,台商也青睐苏锡一带。1990年,上海浦东对外开放,上海开始摆脱八十年代的相对颓唐,而紧邻上海的苏州则成为产业外溢的一线,昆山即是典例,长年蝉联最受台商青睐的大陆投资目的地。

源于这样的背景,苏州、无锡对南京的经济总量优势越来越大。到2008年,苏州GDP已经达到南京的178%,无锡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早期就超越南京,并在此后一段时期,长期占据全国GDP十强的位置。

制造业构成苏南经济兴起的基石。但和广东相较,苏南除了外商投资的产业,相当制造业集中在重化工领域。现在许多人已不知道,一时名噪天下的华西村,其实主业也是冶钢。相较于广东的华为、格力、美的等,江苏省的本土制造品牌,的确要弱得多。

外贸城市的黄金年代

1990年到2008年部分年份GDP20强城市

注:本表中1990年、1995年重庆数据据重庆直辖市统计年鉴,包括当时的四川省重庆市、涪陵市、万县市、黔江地区,即后来重庆直辖市范围,不同于当时的重庆。

从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沿海地区以贸易见长的工业城市也迎来了黄金年代。随着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东部沿海地区以外贸见长的城市,相对地位迎来了蹿升。

在广东,佛山、东莞是广深之外的明星。1990年,佛山、东莞GDP还分列全国21位、27位,尚未进入全国二十强;到九十年代中期,佛山已进入全国二十强行列。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佛山、东莞发展进一步加速,到2005年两座城市分列全国第13、第16位。到2008年,佛山GDP已排到全国第十一位,仅次于四大直辖市,深圳、青岛两个计划单列市,苏南的苏州、无锡和广州、杭州两个省会城市,超过武汉、成都、南京等大省省会,达到相对地位的顶点。

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浙江,同样是外贸大省。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杭州和宁波经济总量持续攀升,杭州到上世纪末期只排在京沪穗深和天津、重庆、苏州之后,稳居全国第八,而宁波的排位攀升速度更快,1990年19位,1995年16位,2000年13位,2005年12位。到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前,宁波经济总量紧随佛山之后位列第十二位,亦领先武汉、成都、南京等。

在北方,拥有大港,制造业和外贸发达的青岛,经济表现相当坚挺。自80年代中期开始,青岛一度跌出GDP十强之列,到1995年的全国排位已降到13位;但九十年代后期青岛开始发力,重回全国第十,超越武汉、成都等,2008年青岛甚至一度反超无锡,跻身全国第九位。

沿海地区外贸城市的崛起,正是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历史过程的缩影。

标签:城市竞争 房地产发展
N本文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