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城市竞争的中国局

上海是当仁不让的全国经济中心,彼时第三产业极不发达,所谓经济中心,实质就是国营工业的重心。1980年,上海GDP为311.89亿元,是北京的2.24倍,天津的3.01倍,广州的5.42倍。

93

自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开始高速增长,中国的城市也随之快速崛起。改革之初,中国超过八成的人口居住在农村,而现在,经常居住在农村(不包括常住城市但未脱离农村户籍者)的居民已不足五成。对外开放、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相辅相成的激烈变奏。

改革开放前的中国城市格局

我们选取1980年作为一个断面。1980年,国务院换了新主人,农村改革大体全面铺开,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几乎还未起步,总的来看,这时候中国的城市格局仍然保持了毛泽东时代末期的状态。此时,各个城市的经济总量,大体反映了毛泽东时代的资源挹注。

上海是当仁不让的全国经济中心,彼时第三产业极不发达,所谓经济中心,实质就是国营工业的重心。1980年,上海GDP为311.89亿元,是北京的2.24倍,天津的3.01倍,广州的5.42倍。北京、天津、重庆这三个在当时中国经济总量分列全国第二、第三、第四的城市,其经济总量之和也只相当于上海的96.5%。

北京市、天津市GDP分别为139.1亿元和103.53亿元,是除了上海之外仅有的两个GDP总量在100亿以上的城市。彼时,全国只有京津沪三个直辖市,在计划经济时代,直辖市特殊的权力架构和政治资源,给它们带来的资源优势,甚至远胜今日。

京津沪以下,重庆、广州、沈阳、武汉、青岛、大连、成都、哈尔滨、南京、苏州、杭州的GDP都在40亿到60亿之间。(注:本文中所指的四川和重庆,均指提及该市时当时四川省和重庆市的实际范围,1997年以前的重庆,均指当时的四川省重庆市,不含万县市、涪陵市、黔江地区,提及1997年之后时指整个重庆直辖市,1997年以前的四川,指现四川省及重庆市,提及1997年之后时指现四川省)这些城市之间的差距非常小。

重庆虽然在当时只是四川省省辖市(尚未实施计划单列也没有明确为副省级),但其GDP总量高达58.44亿元,仅次于京津沪位列全国第四,甚至超过广州。在计划经济时代,广交会是中国和外界交流的最重要窗口,因而广州是彼时全国少有的有一定商贸基础的城市,但其总量仍未超过重庆(而且是不含万涪黔三市的老重庆),足见彼时以重工业和军工工业为主的重庆,在全国范围内的特殊地位。

除了京津沪,经济总量最大的十个城市只有7席,除广州、武汉、青岛外,剩余四席为四川省、辽宁省两个省份各占去两席,重庆、成都分列第四、第十,沈阳、大连分列第六、第九。而四川省的经济总量达到319.99亿元,超过江苏、上海和辽宁,位居当时全国第一,是四川和重庆在全国相对经济地位辉煌的顶点。

1980年四川省一度成为全国经济总量第一,有中长期原因,也有短期原因。从中长期角度来看,四川省是“三线建设”最大的受益者,是毛泽东时代后期新增工业投资最多的省份。而从当时短期角度来看,1975年四川省调整省委第一书记之后,成为经济秩序恢复、农村改革的先进省份,后来更成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最早的试验田,1980年,正是时任四川省委主要负责人离任到京上任之年,他在四川省的执政成绩也体现在了经济数据上。

总体来看,这一时期的城市格局,在地理意义上显得比较均衡。重庆、沈阳、武汉、成都、哈尔滨等东北或内陆城市,排在全国城市的前列,总量高于南京、苏州、杭州等。在全国经济总量前十的城市中,北京、天津、沈阳、青岛、大连占到半壁江山(现在仅剩下京津两个)。这大体反映了当时中国经济地理的大趋势,除了上海以外,官方在东南沿海地区的投入很低(尤其是闽浙等省),资源集聚在华北、东北和所谓“三线建设”地区。因而彼时中国的城市经济地理,相对现在,具有明显的“北重南轻”、“内陆重沿海轻”的特征。

标签:城市竞争 房地产发展
N本文来源: